我参加的是2013年6月CFA一级考试,顺利通过。在高顿财经脱产学习近100天,因为之前没有脱产班的同学的心得,在此补个缺吧。
我的背景是国内计算机专业和英语专业,国外管理学金融硕士,有国内银行和国外政府保险公司工作经验,一直都想进入到证券投资领域。我的优势是财务基础、英语、理解力以及对投资行业的热情,弱势是记忆力差。
2月初,学服邮来的高顿网课里的前导课我看了部分,对整个框架有所了解。正式学习是2月底开始的,最密集的课堂学习是一开始的5周,周一到周五,每天6个小时,5位老师轮番授课,使用的是高顿的Class Notes(最浓缩的教材了)。上课时以有效理解每个PPT Slide为目标。晚上在自习室看对应的Schweser Study Notes并做后面的习题。我发现我的阅读速度是平均15页/小时,并确保习题的正确率在80%-高。这样,周末几乎全在学习才能每周比较扎实地看完一本Study Note,跟上授课进度。
进入4月份,授课变为每隔一天,以复习和讲习题为主,和周末混合大班的总复习,使用高顿的Mind-map(非常棒的框架和知识点梳理)。这个阶段如果之前没有跟上进度就会比较吃力,而且会漏掉老师提到的知识点。我同时也利用这个月看了一遍中文精要(网络上可以挖到),毕竟理解上中文来得更容易些,主要看的是定量分析和固定收益,也看了部分财报和衍生品的网课,收获都很大。
5月份,除了再温习Study Notes外就是做题了,培训也变为讲解重点习题和答疑。其实紧跟培训进度对通过考试是有很大帮助的。一开始以会做每一题为主,不论花多长时间,多读几遍题,搞清楚考的是哪些知识点,需要时再翻看Study Notes,一段时间后适应了出题的方式,做题速度也就自然快起来了。要做到每个题都要搞懂,不留盲点,当年的mock和sample的题为什么不选另外两个答案也一定要搞懂。
至于十个部分的内容、重点和难点,很多写心得的同学已经写了,这里就不再重复。想提到的是道德的题,我建议一开始读题后不要自己选,而是直接看答案,有助于建立起正确的判断,否则很容易混淆,觉得每个答案都是对的或者都不对。
克服记忆力较差的困难,我的方法是:第一,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回忆下学过的知识点、公式、推导,越细越好;第二,总是记不住的知识点就写在iPhone的提醒事项里,随时可以看;第三,通过做题强化(包括Study Notes的题,原版教材后的题,Question Bank,2010年至今4年的mock和sample以及高顿的一套300多道的题集);第四,注意饮食和休息,毕竟这个考试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认真地对待。核桃、松仁、牛奶、鸡蛋、鱼都是健康的大脑食品;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雷打不动;注意把大脑最兴奋的时间调整到考试时间,达到考场上思路敏捷,正常发挥。
总的来说,考试要取得理想的成绩需要每个学习阶段都有合理和详尽的计划,安排好时间和学习内容,并要严格执行。投石问路会招致最后复习时间不够,影响信心和考试。很多同学失误并不是智力和意愿不够,而是缺少执行力而已。具体的计划就依每个人的情况、时间等条件来决定了。
再说说高顿吧。我是在一份工作完成后,另一份工作开始前的这个间隔里学习的,机会非常难得,班里有不少同学也是这种情况,更有大学即将毕业,在实习、写论文或者找工作期间参加这个学习的。脱产学习不但可以利用时间的优势为以后的考试和工作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也可以与在投资领域的老师、同学更多接触,获得对这个行业更多的认识。高顿提供的脱产班应该是全国**的了,与其他类型的全景班、基础班、周末班等等班相比,对于学生来说它的性价比非常高,当然这也可能是为什么其他CFA培训机构没有设置这类培训的原因吧。
另外,高顿的师资很强,除了授课,老师们也激发我们对学习和考试的兴趣和信心,整个过程中给予极大的指导和帮助。让我感觉到证券投资领域聚集了一帮认真、勤奋、智慧的人。在这里我也获得了教材里读不到的知识、技巧、行业动态、为人处世观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普遍觉得难懂的“递延税”部分,老师用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用三句话包括一个万能公式就解决了,确实是“听君一席话,胜读万卷书”。最后,高顿的服务也考虑周到,提供住宿信息、考场接送和考试当天午餐预订等,让我感到hassle free,可以集中精力应对考试,非常赞。
希望高顿越办越好,各位考友顺利通过考试。